本網訊 春深半夏、五月繁華。5月24日,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在廣西河池市大化縣丹桂村調研鄉村振興發展情況并出席大化縣科技小院揭牌儀式。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王發洲,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鵬,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伍錦昌,自治區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劉康,河池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元龍,市政府秘書長陸嶸等參加揭牌儀式。
鄒磊一行首先來到大化縣丹桂村參觀紅色研學基地——開國少將覃國翰故居,瞻仰故居內的歷史圖片、實物,聆聽覃國翰將軍的革命故事,并到丹桂村綠色蔬菜設施農業項目了解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情況,調研綠色蔬菜產業種植及發展情況。鄒磊表示,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參觀紅色研學基地,非常有意義。
隨后,鄒磊一行到中國大唐、中國農業大學共建項目大化縣科技小院參觀文化室、辦公區、學員休息區,詳細了解科技小院的管理制度、工作章程、配套設施、后勤保障等情況。
科技小院經過10多年探索,建立起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教書與育人、理論與實踐、課堂與銜接、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緊密結合,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深化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創新舉措。
鄒磊在致辭中指出,今天,大化縣科技小院正式揭牌,是我們共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打造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作用凸顯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次具體行動。自2015年黨中央確立大化縣為中國大唐定點幫扶縣以來,我們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的“國家隊”“主力軍”作用,結合大化縣實際,著力打造“三扶三真,五位一體”大唐特色幫扶體系,把教育幫扶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共同探索“組團式”教育幫扶路徑模式,為中央企業助力地區教育振興提供經驗和有益借鑒。
鄒磊強調,中國大唐提供支持,中國農業大學師生進駐大化科技小院,扎根農村第一線,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各方攜手齊心為大化縣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幫扶工作隊,必將為中國大唐推動鄉村振興這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也將是打造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的又一生動案例。
王軍表示,大化縣科技小院作為中國大唐深化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聯合教育部思政司及中國農業大學設立的聯農、助農、帶農幫扶工作平臺,能夠在河池大石山區的丹桂村落址,飽含著中國大唐對河池市革命老區的關心和厚愛,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詮釋著深厚的為民情懷,也充分見證了中國大唐長期定點幫扶以來的真心實意、真金白銀和真抓實干。
集團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教育部、中國農業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大學、河池市、大化縣、桂冠電力相關人員參加上述活動。